2007年12月5日星期三

傑特的麥金塔空間-淺談Leopard:Time Machine

淺談Leopard:Time Machine
文:傑特

不定期Leopard研究區
  其實筆者本來是想等到08年一月Steve Jobs宣佈(可能吧?因為MBP離上一次更新已經半年以上了,以MBP的更新週期也該推出45mm制程的C2D MBP了吧?)推出新一代MBP才正式升級到10.5Leopard的,但好死不死0.4的系統掛了,結果只好拿到apple store sapporo給天才吧的人員格式化硬碟,幸好硬碟本身沒問題,但既然要重灌系統所以就乾脆裝個全新的10.5,這樣問題也少,也可以早點享受10.5的新功能。事實上即使G4 1.2的ibook在768M之下還是跑得很好的,10.5的問題不在這裡重覆了,只好乖乖的等更新吧,倒是想談談10.5的一些重要新功能,而第一篇就談筆者以為最重要的、甚至單為這個而升級也值回票價的備份軟件Time Machine。
  
家用OS第一個原廠附送的備份軟件?
  Time Machine可算是apple第一次,甚至也可能包括Windows或者Linux在內的第一個內建完整備份程式,雖然Wndows也會還完功能但那只是還完程式,資料和他們無關,說老實的,系統掛掉重裝就可以,但資料可是無價,保護系統但忽視資料的備份程式也算古怪。至於Linux筆者未用過,但亦未聽過內建有備份程式,而之前apple推出的backup一來只能是.Mac用戶享受,而且其實很不方便,特別是3.0改用特別的壓縮檔而不是2.x時的普通檔案夾,用家想找出要回復的資料很不容易,其實滿雞肋的。
  不過這次Time Machine情況就不同了,首先是所有10.5用家都可以享用這個備份軟件,其次是操作十分簡單容易,用家不但可以自行去外接硬碟找回想回復的檔案,這樣即使在沒有Time Machine的機器上如老mac只能推10.3,但因為看到HFS+的檔案就可以將重要的檔案抽出來。也可以在支援HFS+的系統如裝了Macdrive的系統上找回重要的檔案。當然,在10.5的機器上就可以用很直覺的方法順著時間找到過去某個時間的某一個檔案,一般人或者沒什麼,但對於用電腦吃飯、資料比生命更重要的人來說,這個軟件實在是救星,既不用和複雜的設定打交道,也不需要手動去做,總之接上硬碟Time Machine就會替你搞定,個人而言一萬五千日元的Leopard單是Time Machine就值一半了,市面上很多備份軟件賣上一萬日元或以上,功能和方便程度還比不上Time Machine的一半呢!
  
一小時,一天,一個月,一週
  不過問題來了,如果這麼不停地將檔案備份,那日子有功再大的硬碟都會被打爆,那也太浪費地方了吧?當然不是,Time Machine有兩個特點,首先是和其他備份軟件一樣可以設定什麼該備什麼不該備,不過Time Machine則是相反地只能設定『什麼不備份』,而不是一般的『什麼該備份』,這樣好處是容易搞,因為一般情況下系統不用備(可以重灌,而且這樣可能更好,反正有問題你也不知道那個檔案出了事,想換也換不回來),而程式和資料庫當然也不用備,Windows備也沒用(天知道就這樣回復能不能正常運作?還不如重灌更直接,VMware或者Parallels也是同一道理),真正要備的只是你個人的帳戶,所以只要選幾個不用備的其他就全部搞定。另外也可以設定備份的硬碟,如果滿了就換另一個,舊的要清理掉還是收好或者燒成DVD隨你喜歡。另外Time Machine也是採用差份備份的程式,即是第一次會將所有檔案備份,而之後只會備改動過的檔案,沒動的就不會再來,這樣增加的檔案其實不會多。
  第二點則是Time Machine的工作原理:基本上Time Machine上分開四個工作流程,首先是每一天的每一小時都備份一次,然後每一個月的每一天都備份一次,再是一個月一次,如果硬碟滿了就強制變成一週一次並將最舊的資料清除(但會有警告)。
  怎樣?完全不明白是什麼意思?對!筆者也不明白,即使日本雜誌解釋了筆者也想足半小時才搞懂什麼意思(可不是筆者日文差哦!),簡單說明就是,首先每一天Time Machine都會自動地將每一小時的檔案備份,而當一天過去後就會將前一天的每小時備份檔案消掉而保留最新的一個和前一天的一個,同一道理是每一天都保留的檔案但過了一個月之後就會備份一次,而將上一個月中間的每天差份檔案清理掉(不過好像沒有一年份的,Time Machine的說明只是『過去廿四小時的每小時』和『過去一個月的每一天』,看來最大的備份單位應該是一個月吧,不過這也夠了)。以例子來說明是:

  第一天:A,
  第二天:A,A1,A2,A3,A4
  第三天:A4,A5,A6,A7
  第四天:A7
  第五天:A8,B
  第六天:A8,B
  第七天:A9,
  一個月:A,A9
  
  第一天的檔案A,在第一天存檔後就是A,而第二天當天則會因各小時而存成五個不同的檔案(如文件的不同時間的狀態,當然是指你要存了檔才算數),這天及之後的一天都可以找回之前一天不同時段的不同差異檔案。但在第三天結束時Time Machine就會將第二天的差份檔案消掉而只保留最後存檔的A4,到了第四天就會將第三天的A5和A6都消掉只餘下A7。而當過了一個月後Time Machine就將該月的A和A7之間的差份都取消掉,只保留上一個月開始的A和本月結束時的A9。同一道理,例子中的檔案B只存在於第五天和第六天,第七天已經刪掉了,只存在這個月的中間,前面沒有後面也沒有的話,那最多只能保留一個月,但下個月的每月備份這個檔案就會消失-也即是說,別太大安旨意地亂刪檔案呀!Time Machine可不是狗屎垃圾也存起來的垃圾山,重要檔案就該留下來,一發現誤刪就要盡早救回-最低限度也要保留超過一個月吧。但這樣也不用怕系統會累積大量立圾暫存檔如safari的cache,下載但看完就掉的東西,又或者不合用的軟件等等。
  這樣做雖然無法做到很精細的備份,如保留某個時間的某些檔案,這只能夠另找軟件又或者自行抄出來,但這種情況其實不多,事實上以月為最大單位的備份已經很足夠,事實上需要以每小時作為備份單位的用家(會做到這個地步也不可能是一般人了,只有大型系統管理員才需要以每小時作單位備份),當然早已有更專門的備份軟件。一般用家最少每小時,每一天,然後每一個月一次已經很夠用,不然再大的硬碟也打爆之餘管理也不容易。如你今天系統掛掉要重灌Leoaprd,就可以選掛掉之前的該月其中一天、甚至是系統掛掉則一刻的狀態來回復,你總不會選一年前的某一個小時的狀態來回復吧?(對,Time Machine也支援安裝程式下使用,即是重灌的同時將資料還原,也可以在安裝完成後用系統轉移精靈將資料搬回去,甚至在新電腦上用這一招將舊電腦的資料搬去新電腦上而不需要firewire crossover線加T鍵開機)至於打爆硬碟的話系統則改成每週一次備份,這樣每週只需要刪一次舊資料再存新資料就可以。
  其實Time Machine也可以算是另一種的檔案保護,一如windows的某些軟件可以將誤刪的資料救回,但效率上和時間上就要比windows的工具軟件要強多了,因為那些工具軟件只能救回該磁區仍未被其他檔案覆寫前的檔案,但Time Machine卻是昨今天內的任何一小時,以及上個月和本月的任何一天,再加上備份功能,一個Time Machine就有兩個很實在的功用了。
    
用SATA比USB2更快?
  由於Mac Pro和Macbook Pro都可以外接ESATA咭,也firewire 800接頭,所以很多人都想用SATA來讓備份更快速,但事實上又如何呢?
  首先說明一下備份的時間需求,其實除了第一次要將一大堆東西備份之外,除非經常作數百M甚至G的影音檔案,不然一般都是數M上落,加上除非一次過加一堆大檔案,不然分開數次時間其實不用很久。以筆者的例子是除了第一次花了十分鍾之外,之後每次都是一分鍾內(平均十多秒)就完事,多檔案就會比較久。
  這樣用SATA、firewire 800不是會比較快?話是沒錯,但日本雜誌在測試過後同樣是備份5G的檔案,時間如下:
  
  eSATA:11:02
  firewire800:11:34
  firewire400:12:21
  USB2.0:12:50
  
  從結果來看,其實備份的速度關鍵不是傳輸而是系統的處理速度,找出要備份的檔案備份這類才是影響速度的關鍵,也就是即使用較貴的eSATA和firewire800但實際上不會比便宜的USB2.0快多少。所以在性價比上來看跟本沒有必要選貴的介面,選便宜又大碗的USB2.0好了。
  
只支援HFS+
  不過Time Machine有一個弱點是只能支援HFS+,應該是和檔案系統有關,萬一想備在FAT32的話就真的只能外求其他備份軟件了。另外,Time Machine也設定當沒接上備份用的外接硬碟時Time Machine是會自動處於Standby的狀態,直到重新接上硬碟才會再備份,但也不是立即就來,而是重新接上硬碟的一小時後才重開備份工作。
  另外Time Machine也不支援手動備份,所以如果想手動備份重要的資料還是需要找他軟件代替,反正有不少免費軟件都可以做到,不是很麻煩,像筆者使用要付錢的Deja Vu,也是一個很簡單可以備份的程式,但效率要比Time Machine慢得多,但勝在可以手動之餘還支援FAT32。
  暫時Time Machine的介紹就到此為止(但已經比apple官網要詳細得多了吧...?),下次找到有趣的部份再介紹。

沒有留言: